“特殊兒童有哪些醫(yī)療服務站?”
“我的孩子一天到晚都在自言自語,不理我,怎么辦呢?”
“孩子多動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
近日在廣州舉行的第三屆殘疾兒童家長與專業(yè)人士交流會上,有關專業(yè)人士分別為家長們這些問題提出了建議。
家長可向殘聯(lián)求援
不少特殊兒童的家長對于廣州市的康復機構的服務不了解。面對此,廣州市殘聯(lián)的熊小兵女士為眾人介紹了廣州的社區(qū)支持模式。
據介紹,全國3億兒童中就有1千萬是弱視兒童,2千萬新生兒中就有2千多名是智力有障礙兒童。廣州市兒童的健康基本情況是:全市智力殘疾的兒童有2萬6千多人,聽力殘疾的有4千人,綜合殘疾(即患有兩種殘疾以上)有3千多人,視力殘疾的有8百多人。
廣州市除了法制保障殘疾人外,還設置有導向帶和輪椅通道等設施方便特殊人群。此外廣州市有8家特教學校,每一街道都有社區(qū)服務中心,設有康復室。有困難的特殊兒童的家長,可以向各區(qū)殘聯(lián)理事長了解情況,請求幫助。
要寬容理解自閉兒童
有家長提出,孩子才5歲,已經將《泰坦尼克號》完整地看了1000遍。平時孩子太吵鬧,無法管教時,只要家長打開電視機播放《泰坦尼克號》,孩子就會安靜地坐下看。
“重復行為,如多次重復看一部戲,或重復開關抽屜等,這都是自閉癥兒童的表現之一。”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鄒小兵教授指出,自閉癥兒童表現還有語言交流障礙,即不和別人說話,自言自語;缺乏身體肢體的交流,如別人問話時,不會點頭搖頭、不會用手指指東西。
針對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和治療,鄒教授認為家長要堅持三個原則:對孩子的行為寬容和理解;對孩子異常行為的改變和變更;對孩子特別能力的發(fā)現、培養(yǎng)和轉化。
同時,鄒教授也為家長提供了兩種教育方法:結構化教育和應用行為分析。
結構化教育是以促進自閉孩子的理解為核心,就是說口頭上吩咐孩子做事,還要環(huán)境配合,做到聲音、圖像、文字、功能四合一。比如父母吩咐孩子串珠子,應該先拿出一張“小朋友在串珠子”圖片給孩子看,然后在桌子上一邊擺上珠子和線,另一邊擺上串好的珠子。這樣利于孩子理解,更容易參與活動。當孩子完成后,就要給予適當的獎勵。結構化教育的重點就是每時每刻都給孩子布置各種任務。比如做一套孩子活動圖片卡。每天孩子早上起來,就掏出“小朋友在廁所撒尿”的圖片,讓孩子上廁所;然后就是刷牙圖片、吃早餐圖片,讓孩子刷牙、吃早餐等。
應用行為分析法。先是分析孩子的行為,然后分段完成一個行為。比如孩子不會系鞋帶。家長先分解行為,就是穿鞋子——拉鞋跟——系鞋帶。然后讓孩子穿鞋子,接著拉上鞋跟,當孩子完成每一段行為,都給予語言或“小餅干”等鼓勵。
管制多動孩子要迅速
不少家長提出孩子患有多動癥,在學習上都有一些小毛病,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
香港教育心理學家黎程正博士認為訓練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動癥的注意事項,首先是所有規(guī)則和指令要清楚簡單,比如孩子要上課,讓孩子沿著一條固定的線路走,找到有自己名字的柜子,把書包放好等。
然后是家長必須用迅速和立即的方法去管制,比如孩子打爛了東西,不僅口氣強硬,而且馬上在動作上要求,讓孩子把東西收拾好。
同時,黎博士認為也可以采取先正后負的方法,即先表揚后批評,比如讓孩子先做完作業(yè)再看電視,可以說:“寶寶你能每天都完成作業(yè),這是很好的。但是在看電視之前把作業(yè)做完,就更棒了!”